語言版本
 
月溪法師講維摩詰所說經註疏(下)

維摩詰所說經註疏

[香積佛品第十]  [菩薩行品第十一]  [見阿(閃%(人+人))佛品第十二]
[法供養品第十三]  [囑累品第十四]


香積佛品第十

  以香喻佛性也。

於是舍利弗心念:「日時欲至,此諸菩薩當於何食?」
  什曰:「舍利弗獨發念者,其旨有三:一者,結業之體,未能無資。二絕意大方,樂法不深。三推己有待,謂眾亦然,處弟子之上,宜為眾致供也。」
  生曰:「不念弟子者,以其自有乞食法。」

時,維摩詰知其意,而語言:「佛說八解脫,仁者受行,豈雜欲食而聞法乎?若欲食者,且待須臾,當令汝得未曾有食。」
  肇曰:「佛說八解脫,乃是無欲之嘉肴,養法身之上(飴-台+善),仁者親受,謂無多求,然方雜食想而欲聽法,豈是無舉來求之情乎?」
  冰曰:「明心見性,得八解脫,生死已了,雜欲已變為絕對佛性,故無會想;然非謂見性之後,便不饑不食也。如黃檗《傳心法要》云:『終日喫飯,未曾咬著一粒米。』則此白米飯,即是香積飯矣。」

時,維摩詰即入三昧,以神通力,示諸大眾,上方界分,過四十二恆河沙佛土。
  入絕對本體,發揮佛性妙用,超過十信、十行、十地、十迴向、等覺、妙覺,便是法身淨土。

有國名眾香,佛號香積,今現在。其國香氣,比於十方諸佛世界人天之香,最為第一。
  香積佛喻絕對法香佛也,無時不在。此香乃絕對之香,為最後之真實。

彼土無有聲聞、辟支佛名,唯有清淨大菩薩眾,佛為說法。
  無二乘腦筋分別作用,惟說法身妙理。

其界一切,皆以香作樓閣,經行香地,苑園皆香。
  行、住、坐、臥皆是佛性。

其食香氣,周流十方無量世界。
  一切皆變為佛性,無所不在。

時,彼佛與諸菩薩方共坐食,有諸天子,皆號香嚴,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供養彼佛及諸菩薩。此諸大眾,莫不目見。
  皆修大乘明心見性者。

時,維摩詰問眾菩薩:「諸仁者!誰能致彼佛飯?」以文殊師利威神力故,咸皆默然。
  上品維摩詰默然,此則文殊默然,互相呈示絕對之體。餘諸菩薩尚未見性,然得文殊之力,亦皆默然。

維摩詰言:「仁此大眾,無乃可恥。」文殊師利曰:「如佛所言,勿輕未學。」
  雖未見性,然非無佛性也。

於是維摩詰不起於座,居眾會前。
  《華嚴經》云:「佛身充滿於法界,普現一切眾生前,隨緣赴感靡不周,而恆處此菩提座。」

化作菩薩,相好光明,威德殊勝,蔽於眾會,而告之曰:「汝往上方界分,度如四十二恆河沙佛土,有國名眾香,佛號香積,其諸菩薩方共坐食。汝往到彼,如我詞曰:『維摩詰稽首世尊足下,致敬無量,問訊起居,少病少惱,氣力安不?願得世尊所食之餘,當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,令此樂小法者得弘大道,亦使如來名聲普聞。』」
  以絕對之食,施於相對眾生,使迴相對為絕對。

時,化菩薩即於會前,昇於上方,舉眾皆見其去。到眾香界,禮彼佛足,又聞其言:「維摩詰稽首世尊足下,致敬無量,問訊起居,少病少惱,氣力安不?願得世尊所食之餘,欲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,使此樂小法者得弘大道,亦使如來名聲普聞。」彼諸大士見化菩薩,歎未曾有:「今此上人。從何所來?娑婆世界為在何許?云何名為樂小法者?」即以問佛。
  絕對界中無相對者,故以為問。

佛告之曰:「下方度如四十二恆河沙佛土,有世界名娑婆,佛號釋迦牟尼,今現在。於五濁惡世,為樂小法眾生,敷演道教。彼有菩薩名維摩詰,住不可思議解脫,為諸菩薩說法,故遣化來,稱揚我名,並讚此土,令彼菩薩增益功德。」
  欲以絕對化相對。

彼菩薩言:「其人何如,乃作是化?德力無畏,神足若斯?」佛言:「甚大,一切十方,皆遣化往,施作佛事,饒益眾生。」
  絕對佛性普遍十方。

於是,香積如來以眾香缽盛滿香飯,與化菩薩。時,彼九百萬菩薩俱發聲言:「我欲詣娑婆世界,供養釋迦牟尼佛,並欲見維摩詰等諸菩薩眾。」佛言:「可往,攝汝身香,無令彼諸眾生起惑著心;又,當捨汝本形,勿使彼國求菩薩者,而自鄙恥;又,汝於彼,莫懷輕賤,而作礙想。所以者何?十方國土皆如虛空。又,諸佛為欲化諸樂小法者,不盡現其清淨土耳。」
  恐相對界中人,聞絕對法而生疑惑,未能證入絕對,故以為囑。

時,化菩薩既受缽飯,與彼九百萬菩薩俱,承佛威神及維摩詰力,於彼世界忽然不現,須臾之間至維摩詰舍。時,維摩詰即化作九百萬師子之座,嚴好如前,諸菩薩皆坐其上。時,化菩薩以滿缽香飯與維摩詰,飯香普薰毗耶離城及三千大千世界。
  絕對之香,無所不遍。

時,毗耶離婆羅門、居士等,聞是香氣,身意快然,歎未曾有。於是長者主月蓋,從八萬四千人,來入維摩詰舍。
  外道亦喜探求絕對本體之理。

見其室中菩薩甚多,諸師子座高廣嚴好,皆大歡喜,禮眾菩薩及大弟子,卻住一面。
  外道雖企圖明白絕對本體,然未能悟入,僅能在本體之外作觀察而已。

諸地神、虛空神,及欲色界諸天,聞此香氣,亦皆來入維摩詰舍。
  諸天神靈皆為絕對所吸引,無能離於絕對本體者。

時,維摩詰語舍利弗等諸大聲聞:「仁者可食,如來甘露味飯,大悲所薰,無以限意食之,使不消也。」
  佛性,絕對之味也,乃絕對心所薰而成就者。絕對者,無限也,若以相對有限之意而視絕對,則絕對變為相對,無限變為有限了。《圓覺經》云:「未出輪迴而辨圓覺,彼圓覺性即同流轉。」

有異聲聞念:「是飯少,而此大眾人人當食?」
  聲聞未證絕對,仍以多少數量之心測度絕對。

化菩薩曰:「勿以聲聞小德小智,稱量如來無量福慧。
  勿以相對心測度絕對也。

四海有竭,此飯無盡;使一切人食,搏若須彌,乃至一劫猶不能盡。
  四海及須彌雖大,然是相對者,終有窮盡、可稱量,是有限者;若絕對甘露味飯。則是無限,不可測量。

所以者何?無盡戒定,智慧解脫,解脫知見,功德具足者,所食之餘,終不可盡。」
  明心見性後,戒定慧解脫、解脫知見,皆是佛性妙用,應用無盡。

於是缽飯,悉飽眾會,猶故不儩。其諸菩薩、聲聞、天人食此飯者,身安快樂,譬如一切樂莊嚴國諸菩薩也。又,諸毛孔皆出妙香,亦如眾香國土諸樹之香。
  證絕對之後,其所發揮一語一默皆不離絕對,即毛孔亦發出絕對妙香。

爾時,維摩詰問眾香菩薩:「香積如來以何說法?」彼菩薩曰:「我土如來,無文字說,但以眾香,令諸天人得入律行。菩薩各各坐香樹下,聞斯妙香,即獲一切德藏三昧,得是三昧者,菩薩所有功德皆悉具足。」
  但以絕對之香,使人悟入,即直示佛性也。觸著機緣便悟絕對,證悟之後一切不離絕對,功德圓滿具足。

彼諸菩薩問維摩詰:「今世尊釋迦牟尼,以何說法?」維摩詰言:「此土眾生,剛強難化,故佛為說剛強之語以調伏之。
  眾生剛強難化,故說小乘、二乘因果報應之事以警戒之,說濁邊過患以調伏之,其實自性清淨,本無如許多過患也。凡此種種說法皆相對者也,先以相對否定相對,然後悟相對之非。

言:是地獄、是畜生、是餓鬼、是諸難處、是愚人生處,是身邪行、是身邪行報,是口邪行、是口邪行報,是意邪行、是意邪行報,是殺生、是殺生報,是不與取、是不與取報,是邪淫、是邪淫報,是妄語、是妄語報,是兩舌、是兩舌報,是惡口、是惡口報,是無義語、是無義語報,是貪嫉、是貪嫉報,是瞋惱、是瞋惱報,是邪見、是邪見報,是慳(恆-亙+吝)、是慳(恆-亙+吝)報,是毀戒、是毀戒報,是瞋恚、是瞋恚報,是懈怠、是懈怠報,是亂意、是亂意報,是愚癡、是愚癡報,是結戒、是持戒、是犯戒、是應作、是不應作、是障礙、是不障礙、是得罪、是離罪、是淨、是垢、是有漏、是無漏、是邪道、是正道、是有為、是無為、是世間、是涅槃。以難化之人,心如(猿-袁+爰)猴,故以若干種法制御其心,乃可調伏。譬如象馬,(恆-亙+龍)悷不調,加諸楚毒,乃至徹骨,然後調伏。如是剛強難化眾生,故以一切苦切之言,乃可入律。」
  什曰:「馬有五種:第一、見鞭影,即時調伏。第二、得鞭乃伏。第三、以利錐刺皮乃伏。第四、穿肌乃伏。第五、徹骨乃伏。眾生利鈍,亦有五品:第一、但見他無常,其心便悟。第二、見知識無常,其心乃悟。第三、見兄弟親戚無常,其心乃悟。第四、見父母無常,其心乃悟。第五、自身無常,極受苦惱,復加以苦言,然後乃悟也。」

彼諸菩薩聞說是已,皆曰:「未曾有也!如世尊釋迦牟尼佛,隱其無量自在之力,乃以貧所樂法度脫眾生。斯諸菩薩亦能勞謙,以無量大悲生是佛土。」
  世尊隱其絕對無量之法門,而先以相對有限法門調伏眾生,皆絕對界中所無也。貧所樂法,即有限、貧乏之法,即智慧貧乏之人所樂之法也。
  什曰:「晦跡潛明,自同貧乞,自同貧乞則與相接,接則易鄰,故為貧所信樂也。」未盡合。

維摩詰言:「此土菩薩,於諸眾生,大悲堅固,誠如所言。然其一世饒益眾生,多於彼國百千劫行。所以者何?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,諸餘淨土之所無有。
  惟相對界中纔有矛盾不善之事,菩薩居此,其道大行,饒益周廣,故有十事善法以度眾生;若絕對淨土中,則無矛盾及善不善,則無眾生可度,明心見性之後無善法可立矣。

何等為十?以布施攝貧窮、以淨戒攝毀禁、以忍辱攝瞋恚、以精進攝懈怠、以禪定攝亂意、以智慧攝愚癡,說除難法度八難者、以大乘法度樂小乘者、以諸善根濟無德者、常以四攝成就眾生,是為十。」
  六度皆相對界中法也,若絕對界中,則本無貧窮,故不用布施;本無毀禁,故不用淨戒;本無瞋恚,故不用忍辱;本無懈怠,故不用精進;本無亂意,故不用禪定;本無愚癡,故不用智慧;絕對界中無八難,故不用除難法;無樂小乘者,故不用大乘法;無無德者,故不用善根;眾生本來成就,故不用四攝法。

彼菩薩曰:「菩薩成就幾法,於此世界,行無瘡疣,生於淨土?」
  什曰:「深行菩薩,非所疑也。今淺行者處不淨國,恐其行淺功微,未能自拔,譬如少湯,投之大水;亦如少力之人,入水救溺,未能兼濟,則與彼俱淪。故問以何為法得生淨國也?」

維摩詰言:「菩薩成就八法,於此世界,行無瘡疣,生於淨土。何等為八?饒益眾生而不望報,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,所作功德盡以施之;等心眾生,謙下無礙;於諸菩薩,視之如佛;所未聞經,聞之不疑;不與聲聞而相違背;不嫉彼供,不高己利,而於其中調伏其心;常省己過,不訟彼短;恆以一心求諸功德。是為八法。」
  什曰:「如一比丘,林中坐禪,時至須食,持缽出林,路逢惡賊,惡賊引弓射之,比丘怒己自責,不生惡心。又指腹語賊:『汝應射此,我為彼出林,故致斯惱,此腹之罪耳。』省己恕物,類如此也。不訟彼短,不如彼鈍根維那,就地舐穢,求人短也。省己過,乃至求諸功德,通為一事。」

維摩詰、文殊師利於大眾中說是法時,百千天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心,十千菩薩得無生法忍。
  疏曰:「未明心見性者,為雜欲所支配;明心見性者,離於雜欲食,惟以甘露飯為食,故黃檗禪師云:『終日喫飯,未曾咬著一粒米。』此品以香代表絕對佛性,香積佛國即絕對淨土也,其土超越於十信、十行、十地、十迴向、等覺、妙覺之上,一切皆是絕對,故其大士不知相對為何物,有如娑婆世界小乘、二乘之人不知絕對為何物也。釋迦牟尼佛為一大事因緣出世,在娑婆世界為眾生說法,使由相對而進入絕對。明心見性之後,維摩詰居士亦欲以絕對饒益眾生,故借彼絕對之香以薰此會中大眾,使咸捨有限之欲樂證入絕對,享無限之快樂。後世祖師擎拳、豎拂、打鼓、吹毛,皆與此同旨。」


菩薩行品第十一

是時,佛說法於菴羅樹園,其地忽然廣博嚴事,一切眾會皆作金色。
  入三昧也。

阿難白佛言:「世尊!以何因緣有此瑞應,是處忽然廣博嚴事,一切眾會皆作金色?」佛告阿難:「是維摩詰、文殊師利與諸大眾,恭敬圍遶,發意欲來,故先為此瑞應。」
  明心見性之人,心心相應。

於是維摩詰語文殊師利:「可共見佛,與諸菩薩禮事供養。」文殊師利言:「善哉!行矣,今正是時。」
  會中大眾已受絕對香之薰,則可見佛矣。

維摩詰即以神力,持諸大眾,並師子座,置於右掌,往詣佛所,到已著地。
  佛性無所不遍,無所不在。

稽首佛足,右遶七匝,一心合掌,在一面立;其諸菩薩即皆避座,稽首佛足,亦遶七匝,於一面立;諸大弟子、釋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,稽首佛足,在一面立。於是,世尊如法慰問諸菩薩已,各令復坐,即皆受教。眾坐已定,佛語舍利弗:「汝見菩薩大士自在神力之所為乎?」
  明心見性之無礙。

「唯然,已見。」「汝意云何?」「世尊!我睹其為不可思議,非意所圖,非度所測。」
  真如佛性非腦筋所能測度。

爾時,阿難白佛言:「世尊!今所聞香,自昔未有,是為何香?」佛告阿難:「是彼菩薩毛孔之香。」於是舍利弗語阿難言:「我等毛孔亦出是香。」阿難言:「此所從來?」曰:「是長者維摩詰從眾香國取佛餘飯,於舍食者,一切毛孔皆香若此。」阿難問維摩詰:「是香氣住當久如?」維摩詰言:「至此飯消。」曰:「此飯久如當消?」曰:「此飯勢力至於七日,然後乃消。
  七日者,前七識也,一念無明範圍。

又,阿難!若聲聞人未入正位,食此飯者,得入正位,然後乃消。
  聲聞入正位,六根已斷,則香消矣。

已入正位,食此飯者,得心解脫,然後乃消。
  心解脫者,斷一念無明,落於空執,則香消矣。

若未發大乘意,食此飯者,至發意乃消;已發意,食此飯者,得無生忍,然後乃消;已得無生忍,食此飯者,至一生補處,然後乃消。譬如有藥,名曰上味,其有服者,身諸毒滅,然後乃消;此飯如是,滅除一切諸煩惱毒,然後乃消。」
  各隨眾生根性而獲益也。

阿難白佛言:「未曾有也。世尊!如此香飯,能作佛事?」
  香可作佛事,則萬事萬物皆可作佛事,所謂隨拈一法皆是佛法。

佛言:「如是!如是!阿難,或有佛土,以佛光明而作佛事。
  佛性絕對,如太陽,太陽光明一照,一切皆變為佛性。

有以諸菩薩而作佛事,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,有以菩提樹而作佛事。
  有問趙州:「如何是祖師西來意?」州曰:「庭前柏樹子。」

有以佛衣服、臥具而作佛事。
  鳥窠吹布毛、古德展坐具、古德打禪床皆是。

有以飯食而作佛事。
  趙州喫茶去、婆子問點那箇心皆是。

有以園林臺觀而作佛事,有以三十二相、八十隨形好而作佛事。
  揚眉瞬目、舉手垂足皆是。

有以佛身而作佛事。
  訶佛罵祖、丹霞燒佛皆是。

有以虛空而作佛事。
  禪師問:「你解捏虛空否?」

眾生應以此緣得入律行。
  此皆直接表示佛性,禪宗祖師以喝棒怒罵接引後學,皆直接方法也。

有以夢、幻、影、響、鏡中像、水中月、熱時燄,如是等喻而作佛事。
  此以譬喻寓言引導眾生,此乃間接方法也。
  《楞嚴經》云:「佛告阿離:『如來今日實言告汝,諸有智者,要以譬喻而得開悟。』」

有以音聲、語言、文字而作佛事。
  十二部經、三藏文字皆是。

或有清淨佛土,寂寞無言、無說、無示、無識、無作、無為,而作佛事。
  示以佛性本體也。

如是,阿難!諸佛威儀進止,諸所施為,無非佛事。
  隨拈一法皆是佛法,一切不離佛性。

阿難!有此四魔,八萬四千諸煩惱門,而諸眾生為之疲勞,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。
  什曰:「煩惱根本有四,三毒及等分也。二萬一千塵垢屬,一病、四病,故八萬四千也。總說則八萬四千,別相則無量,今言八萬四千,則攝無量,故為門也。佛事有三種:一、以善作佛事,光明、神力、說法等是也。二、無記,虛空是也。三、以不善,八萬四千煩惱是也。譬如藥師,或以良藥,或以毒藥,治人病也。佛亦如是,以煩惱,如佛以愛度難陀也,瞋恚化惡龍比也。」
  肇曰:「眾生皆以煩惱為病,而諸佛即以之為藥。如淫女以欲為患,更極其情欲,然後悟道;毒能以瞋為患,更增其忿恚,然後受化。此以欲除欲,以瞋除瞋,猶良醫以毒除毒,斯佛事之無方也。」
  冰曰:「三毒、五陰、六根、一念無明皆不消斷,反可利用以破無始無明,明心見性後皆變為佛性。」

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。菩薩入此門者,若見一切淨好佛土,不以為喜,不貪不高;若見一切不淨佛土,不以為憂,不礙不沒。但於諸佛生清淨心,歡喜恭敬,未曾有也。諸佛如來功德平等,為教化眾生故,而現佛土不同。
  證入絕對,明心見性,法身、淨土,平等不二,故淨不足喜,不淨不足憂,佛性本來平等,為教化眾生,而有淨不淨耳。

阿難!汝見諸佛國土地有若干,而虛空無若干也;如是,見諸佛色身有若干耳,其無礙慧無若干也。
  若干者,相對也。佛土雖有若干,而佛性無若干;色身雖現若干,而法身絕對之慧無若干也。

阿難!諸佛色身、威相、種性、戒、定、智慧、解脫、解脫知見、力、無所畏、不共之法、大慈、大悲、威儀所行,及其壽命、說法教化、成就眾生、淨佛國土,具諸佛法,悉皆同等,是故名為三藐三佛陀,名為多陀阿伽度,名為佛陀。
  什曰:「三藐三菩提,秦言『正遍知』;今言『三藐三佛陀』,言『正遍覺』也。見法無差,故言『正』;智無不周,故言『遍』也;出生死夢,故言『覺』也。」
  肇曰:「秦言『如來』,亦云『如去』。如法而來,如法而去,古今不改,千聖同轍,故名『如來』,亦名『如去』。」
  什曰:「多陀阿伽度,秦言『如來』,亦言『如去』。如法知,如法說,故名『如』也。諸佛以安隱道來,此佛亦如是來;彼佛安隱去,此佛亦如是去也。」
  什曰:「佛陀,秦言『覺』也,凡得道名為『覺』。覺有二種:一、於四諦中覺,二、於一切法中覺。覺而不盡,則非真覺,故無覺名也。如佛問舍利弗,三問不答,天女問,默然無言,此未免於睡也。言『遍』、言『如』、言『覺』,此三名則是體極之稱,足以明諸佛同等,異於二乘也。」

阿難!若我廣說此三句義,汝以劫壽,不能盡受。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,皆如阿難多聞第一,得念總持,此諸人等,以劫之壽,亦不能受。
  三句表示絕對無限,劫壽乃相對者、有限者,故相對不能容納絕對,有限不能測量無限也。

如是,阿難!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限量,智慧辦才不可思議。」阿難白佛言:「我從今已往,不敢自謂以為多聞。」佛告阿難:「勿起退意。所以者何?我說汝於聲聞中為最多聞,非謂菩薩。且止,阿難!其有智者,不應限度諸菩薩也。一切海淵尚可測量,菩薩禪定、智慧、總持、辯才、一切功德不可量也。阿難!汝等捨置菩薩所行,是維摩詰一時所現神通之力,一切聲聞、辟支佛於百千劫,盡力變化所不能作。」
  相對者無論如何,不能測量絕對也。

爾時,眾香世界菩薩來者,合掌白佛言:「世尊!我等初見此土,生下劣想,今自悔責,捨離是心。所以者何?諸佛方便,不可思議,為度眾生故,隨其所應,現佛國異。唯然,世尊!願賜少法,還於彼土,當念如來。」
  眾香世界菩薩得體未得用。

佛告諸菩薩:「有盡、無盡解脫法門,汝等當學。
  有盡無盡即是相對,超越有盡與無盡則入絕對。

何謂為盡?謂有為法。何謂無盡?謂無為法。如菩薩者,不盡有為,不住無為。
  有為、無為是相對,是兩頭話;菩薩不斷有為,亦不住無為,無取無捨,體用一如。

何謂不盡有為?謂不離大慈,不捨不悲。
  明心見性之後,以大慈大悲度眾生,仍屬有為。

深發一切智心,而不忽忘。
  雖入大定,而能起用以度眾生,不忽不忘。

教化眾生,終不厭倦;於四攝法,常念順行;護持正法,不惜身命;種諸善根,無有疲厭。
  使眾生植善根也。

志常安住,方便迴向;求法不懈,說法無恪;勤供諸佛,故入生死,而無所畏。
  以絕對心行相對法,出生入死以度眾生。

於諸榮辱,心無憂喜。
  八風不能動。

不輕未學,敬學如佛;墮煩惱者,令發正念;於遠離樂,不以為貴。
  二乘禪定遠離妄想,得清淨樂,耽著淨境,不能度生,故不以為貴也。

不著己樂,慶於彼樂。
  不貪著禪味己樂,而以他人能見性為樂。

在諸禪定,如地獄想。
  什曰:「禪定有三種:一、大乘。二、小乘。三、凡夫。凡夫禪,生高慢我心;小乘禪,獨善求證,能燒眾善,壞無上道根。於菩薩則為惡趣,故視之如地獄也。」
  冰曰:「小乘、二乘禪定,落於法執、空執,祖師所謂『黑漆桶底』、『無明湛湛,黑闇深坑,實可怖畏』。《楞伽經》曰:『寧取人見如須彌山,不起無所有增上慢空見。』即此意也。」

於生死中,如園觀想。
  出生入死,如遊園林。

見來求者,為善師想。
  什曰:「本無施意,因彼來求,發我施心,則於我為師,故起師想。如月氏王出行遊觀,有數千乞人在路側,舉手唱聲,各請所須,王問大臣:『此是何人?何所陳說?』答言:『乞人也。』王智慧利根,即解其意,語大臣曰:『彼等我大師,非乞人也,汝不解其言耳。彼所須者,為我說法,非為乞也。彼言:「我等前世亦作國王,不修布施,故受斯報;王今不施,後亦當耳。」以此故,當知是我大師也。』」

捨諸所有,具一切智想。
  捨一切相對者,而成就絕對智。

見毀戒人,起救護想。
  不憎惡而起救護之想。

諸波羅蜜,為父母想。
  什曰:「取其能生法身也。亦云:『子有所須,則咨之父母;菩薩所須,則求之六度。』取其饒益,比之父母也。」

道品之法,為眷屬想。
生曰:「助成我者,三十七道品,猶人有眷屬,相助成者也。」

發行善根,無有齊限;以諸淨國嚴飾之事,成己佛土。
  善根雖無齊限,必達絕對而後止。

行無限施,具足相好。
  無限施者,絕對之施也,即不住相布施,故具足相好。

除一切惡,淨身口意,生死無數劫,意而有勇。
  為度眾生,流轉生死而不退,故是大勇。

聞佛無量德,志而不倦,以智慧劍破煩惱賊。
  以一念無明打破無始無明也。

出陰界入,荷負眾生,永使解脫。
  無始無明打破,明心見性,陰、界、人皆變為佛性,則利用以度眾生。

以大精進,摧伏魔軍,常求無念實相智慧。
  由絕對佛性本體所起之念,不離絕對,故名「無念」。禪迦牟尼佛依一實相發揮四乘法門,便是從佛性中流露出者。《六祖壇經》及荷澤一派,皆以「無念」為宗,即本此。

行少欲知足,而不捨世法;不壞威儀,而能隨俗。
  已明心見性,不為物轉,故能隨俗無礙。

起神通慧,引導眾生;得念總持,所聞不忘;善別諸根,斷眾生疑;以樂說辯,演法無礙;淨十善道,受人天福;修四無量,開梵天道。
  不盡有為也。

勸請說法,隨喜讚善,得佛音聲。
  說法不離絕對。

身口意善,得佛威儀。
  身、口、意業還原為絕對,一切威儀皆在絕對中。

深修善法,所行轉勝。以大乘教成菩薩僧,心無放逸,不失眾善。行如此法,是名菩薩不盡有為。何謂菩薩不住無為?謂修學空,不以空為證。
  二乘落於空執,錯認無始無明為佛性,乃以空為證也;菩薩知空執是病,無始無明非佛性,故不以空為證。

修學無相、無作,不以無相、無作為證。
  說無相、無作者,為否定有相、有作耳;若以無相、無作為佛性,則落於無始無明境界,因為無始無明境界,表面亦是無相、無作也。至若絕對佛性,無此等名稱,相同無相,作同無作,有體有用,本來如此,故不假證明。

修學無起,不以無起為證。
  若以無起為證,則落於無始無明境界;佛性絕對,起亦是絕對,故說無起。其實起同無起,起是佛性自己原因,無可為證也。

觀於無常,而不厭善本。
  知常與無常,其性不二,則不入斷滅,不入斷滅則常行大乘而不厭退。

觀世間苦,而不惡生死;觀於無我,而誨人不倦;觀於寂滅,而不永寂滅。
  苦樂、生死,相對也,佛性中本無苦樂生死也;我、無我、寂滅、不寂滅,亦是相對者,佛性中無所謂我與無我等等也,然為度生故,故說苦、無我、寂滅等法耳,是為不住無為,不盡有為。

觀於遠離,而身心修善。
  什曰:「遠離有三:一、離人間五欲。二、離煩惱。三、諸法性空遠離。今觀性空遠離而不離善也。」

觀無所歸,而歸趣善法。
  佛性絕對,無所歸,然欲見佛性,必歸趣大乘善法。

觀於無生,而以生法荷負一切。
  佛性無生,然為度生故,故以生法荷負一切眾生。

觀於無漏,而不斷諸漏。
  佛性無漏,然菩薩為度眾生出入生死,不斷諸漏。

觀無所行,而以行法教化眾生。
  佛性無所修行,而教化眾生,說修行法。

觀於空無,而不捨大悲。
  佛性相空,而不捨大悲度生之心。

觀正法位,而不隨小乘。
  什曰:「謂無生滅取證法也。」
  肇曰:「正法位者,觀無為取證之地也。」

觀諸法虛妄,無牢無人、無主無相,本願未滿,而不虛福德、禪定、智慧。修如此法,是名菩薩不住無為。又,具福德故,不住無為,其智慧故,不盡有為;大慈悲故,不住無為,滿本願故,不盡有為;集法藥故,不住無為,隨授藥故,不盡有為;知眾生病故,不住無為,滅眾生病故,不盡有為。
  無為者,體也;有為者,用也。明心見性,體用一如,故不住無為,不盡有為。

諸正士菩薩,已修此法,不盡有為,不住無為,是名盡、無盡解脫法門,汝等當學。」爾時,彼諸菩薩聞說是法,皆大歡喜,以眾妙華若干種色、若干種香,散遍三千大千世界,供養於佛及此經法。並諸菩薩已,稽首佛足,歎未曾有,言:「釋迦牟尼佛乃能於此善行方便!」言已,忽然不現,還到彼國。
  疏曰:「此品發揮『不住無為,不盡有為』二語,乃菩薩修行度生之標的也。未明心見性者,言有為便著有為,言無為便著無為,其實佛性絕對平等,無為、有為,其性不二。見性之後,以無為為體,有為為用,由體起用,故能度眾生不厭,故不住無為,不盡有為。眾香世界菩薩但住無為,有體而無用,未宏度生之願,故佛以此為訓也。」


見阿(閃%(人+人))佛品第十二

  阿(閃%(人+人))佛即絕對佛性。

爾時,世尊問維摩詰:「汝欲見如來,為以何等觀如來乎?」維摩詰言:「如自觀身實相,觀佛亦然。
  化身實相與法身同。

我觀如來,前際不來,後際不去,今則不住。不觀色,不觀色如,不觀色性,不觀受、想、行、識、不觀識如,不觀識性。
  絕對佛性,超越三際,三際皆腦筋比較而知,是相對者。色、色如、色性以至受想行識等如性,皆腦筋分別作用,皆本源佛性也。

非四大起,同於虛空。
  絕對佛性本來如然,無造無起,故是絕對;若有起者,則是相對。

六入無積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已過。
  明心見性之後,六根皆還元為佛性,故無積蓄者。

不在三界,三垢已離。
  絕對佛性已超越三界,故無我執、法執、空執。

順三脫門,具足三明,與無明等。
  明心見性後,一切皆還元為佛性,故三明與無明等。三明者:諸佛明、菩薩明、無明明是也。

不一相,不異相。
  一、異是相對;佛性絕對,故無一、異。

不自相,不他相。
  自、他是相對,;佛性絕對,故無自相他相。

非無相,非取相。
  無相、取相,皆相對者;佛性絕對,故非無相、取相。

不此岸,不彼岸,不中流,而化眾生。
  此、彼、中,皆相對者;佛性絕對,故不在此、彼,不在中間。又此岸生死、彼岸涅槃、中流結使,皆是假名;佛性絕對,無有彼、此、中流。

觀於寂滅。亦不永滅。
  佛性由體起用,故不永滅。

不此不彼,不以此,不以彼。
  絕對佛性,其體是第一原因,其用亦是第一原因,非於佛性之外,另有原因也。

不可以智知,不可以識識。
  非思想認識所能及。

無晦無明,無名無相,無強無弱,非淨非穢。
  晦明、名相、強弱、淨穢,皆是相對者;佛性絕對,故無此種種名相。

不在方,不離方。
  佛性超越空間,故不在方;空間還元為佛性,故不離方。

非有為,非無為。
  有為無為是相對,佛性絕對,故非有為無為。

無示無說。
  有示有說,皆是相對,故無示無說。

不施不慳,不戒不犯,不忍不恚,不進不怠,不定不亂,不智不愚,不誠不欺,不來不去,不出不入。
  施慳、戒犯等等皆相對者;佛性絕對,故無此等等名相。

一切言語道斷。
  非言語所能表達。

非福田,非不福田。
  佛性絕對,無所謂福田,一切還元為絕對,故福田亦是佛性。
  六祖云:「不離自性,即是福田。」

非應供養,非不應供養。
  佛性無須供養,然供養亦不離佛性。

非取非捨,非有相,非無相。
  取捨有無皆相對者,佛性絕對,故非取捨有無。

同真際,等法性,不可稱,不可量,過諸稱量。
  絕對佛性無所不包,無能超越,故同真際,等法性,非言語可及,超越數量體積之外,故不可計算度量。

非大非小,非見非聞,非覺非知。
  以上所言一切相對者,皆出自見聞覺知分別比較而得,無有真正之標準,不是最究極之實在,故應加否定,佛性絕對,本來如然,非出自見聞覺知,乃最真實、最究極者,故又名:「真如。」

離眾結縛。
  一切結縛,皆相對者,出自見聞覺知,佛性離見聞覺知,故離眾結縛。

等諸智,同眾生。
  佛性絕對平等,故一切智皆平等,佛與眾生亦平等。

於諸法無分別。
  一切皆還元為絕對,故無分別,分別亦是絕對。

一切無失、無濁、無惱、無作、無起、無生、無滅、無畏、無憂、無喜、無厭、無已有、無當有、無今有。
  得失濁惱等等,皆相對者;佛性絕對平等,故無此種種名相。

不可以一切言說,分別顯示。
  任何言說皆不能顯示絕對佛性,惟聖智內自證,方能知之。

世尊!如來身為若此,作如是觀。以斯觀者,名為正觀;若他觀者,名為邪觀。」
  此段發揮法身絕對妙理。

爾時,舍利弗問維摩詰:「汝於何沒而來生此?」
  什曰:「見其神德奇絕,來處必尊,故問其所從也。維摩恐人人存沒生,故下反問,以明無沒生。亦云或有謂維摩生分未盡,故問其沒生,下答不盡善、不長惡,明生分盡也。不直答者,一欲屈聲聞,二不欲自顯所從之美也。」

維摩詰言:「汝所得法。有沒生乎?」舍利弗言:「無沒生也。」「若諸法無沒生相。云何問言:『汝於何沒而來生此?』
  因緣所生之法,本來空寂,無有沒生。

於意云何?譬如幻師,幻作男女,寧沒生耶?」舍利弗言:「無沒生也。」「汝豈不聞佛說,諸法如幻相乎?」答曰:「如是。」「若一切法如幻相者,云何問言:『汝於何沒,而來生此?』舍利弗!沒者,為虛誑法敗壞之相;生者,為虛誑法相續之相。
  生滅皆腦筋作用,虛妄不實。

菩薩雖沒,不盡善本;雖生,不長諸惡。」
  明心見性菩薩,念起念滅,皆是絕對佛性,善惡皆還源為佛性,故無所攀緣,真實不虛。

是時,佛告舍利弗:「有國名妙喜。
  法身淨土也。

佛號無動。
  絕對本體,離於動靜。

是維摩詰,於彼國沒而來生此。」
  維摩乃法身大士,故能由體起用,遊戲神通。

舍利弗言:「未曾有也。世尊!是人乃能捨清淨土,而來樂此多怒害處。」
  維摩為度生故,不住無為,不盡有為。

維摩詰語舍利弗:「於意云何?日光出時,與冥合乎?」答曰:「不也。日光出時,則無眾冥。」維摩詰言:「夫日何故行閻浮提?」答曰:「欲以明照,為之除冥。」維摩詰言:「菩薩如是。雖生不淨佛土,為化眾生,不與愚闇而共合也,但滅眾生煩惱闇耳。」
  菩薩不入涅槃,出入生死穢土,為破眾生無明迷妄,如日光照閻浮提,為除冥闇也,故菩薩不住無為。

是時,大眾渴仰,欲見妙喜世界無動如來,及其菩薩聲聞之眾。佛知一切眾會所念,告維摩詰言:「善男子!為此眾會,現妙喜國無動如來,及諸菩薩、聲聞之眾,眾皆欲見。」
  令示以佛性本體也。

於是維摩詰心念:「吾當不起於座,接妙喜國鐵圍、山川、溪谷、江河、大海、泉源、須彌諸山及日月星宿、天龍鬼神、梵天等宮,並諸菩薩、聲聞之眾,城邑、聚落、男女大小,乃至無動如來,及菩提樹,諸妙蓮華,能於十方作佛事者。三道寶階。
  即三乘禪定之法,能歷三界諸天。

從閻浮提至忉利天,以此寶階,諸天來下,悉為禮敬無動如來,聽受經法。閻浮提人亦登其階,上昇忉利,見彼諸天。妙喜世界成就如是無量功德。上至阿迦尼叱天,下至水際。以右手斷取,如陶家輪,入此世界,猶得華鬘,示一切眾。」
  與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相同,直接表示佛性本體也。

作是念已,入於三昧,現神通力,以其右手斷取妙喜世界,置於此土。彼得神通菩薩及聲聞眾並餘天人,俱發聲言:「唯然,世尊!誰取我去?願見救護。」無動佛言:「非我所為,是維摩詰神力所作。」其餘未得神通者,不覺不知己之所往。妙喜世界雖入此土而不增減,於是世界亦不迫隘,如本無異。
  此表示由體起用,一切皆不離絕對,惟明心見性者,乃能知之。

爾時,釋迦牟尼佛告諸大眾:「汝等且觀妙喜世界無動如來,其國嚴飾,菩薩行淨,弟子清白。」皆曰:「唯然,已見。」佛言:「若菩薩欲得如是清淨佛土,當學無動如來所行之道。」
  欲得法身,必須明心見性,欲明心見性,必須打破無始無明也。

現此妙喜國時,娑婆世界十四那由他人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皆願生於妙喜佛土。釋迦牟尼佛即記之曰:「當生彼國。」時,妙喜世界於此國土所應饒益,其事訖已,還復本處。舉眾皆見。佛告舍利弗:「汝見此妙喜世界及無動佛不?」「唯然,已見。世尊!願使一切眾生。得清淨土如無動佛,獲神通力如維摩詰。世尊!我等快得善利,得見是人,親近供養。其諸眾生,若今現在,若佛滅後,聞此經者,亦得善利。況復聞已,信解、受持、讀誦、解說、如法修行。若有手得是經典者,便為已得法寶之藏;若有讀誦、解釋其義、如說修行,則為諸佛之所護念;其有供養如是人者,當知則為供養於佛;其有書持此經卷者,當知其室即有如來;若聞是經能隨喜者,斯人則為趣一切智;若能信解此經,乃至一四句偈,為他說者,當知此人,即是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。」
  疏曰:「此品發揮絕對佛性體用,與拈花示眾同旨,阿(閃%(人+人))佛者,即法身如來也。首明法身絕對,一切相對者皆不能立足;次明佛性無生滅,蓋生滅皆還元為絕對故也。妙喜世界無動如來,此即佛性本體也,惟明心見性者見之。」


法供養品第十三

爾時,釋提桓因於大眾中,白佛言:「世尊!我雖從佛及文殊師利,聞百千經,未曾聞此不可思議、自在神通、決定實相經典。
  此經直接表示絕對,達於究極決定之域,故超越三乘,乃最上乘經也。

如我解佛所說義趣,若有眾生聞此經法,信解、受持、讀誦之者,必得是法不疑。何況如說修行?斯人則為閉眾惡趣、開諸善門。
  捨小乘,修大乘也。

常為諸佛之所護念,降伏外學,摧滅魔怨,修治菩提,安處道場,履踐如來所行之跡。世尊!若有受持讀誦、如說修行者,我當與諸眷屬,供養給事所在聚落、城邑、山林、曠野。有是經處,我亦與諸眷屬,聽受法故,共到其所。其未信者,當令生信;其已信者。當為作護。」佛言:「善哉!善哉!天帝,如汝所說,吾助爾喜。此經廣說過去、未來、現在諸佛不可思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是故,天帝!若善男子、善女人受持讀誦、供養是經者,則為供養去、來、今佛。天帝!正使三千大千世界,如來滿中。譬如甘蔗、竹葦、稻麻、叢林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或以一劫,或減一劫,恭敬尊重,讚歎供養,奉諸所安,至諸佛滅後,以一一全身舍利,起七寶塔,縱廣一四天下,高至梵天,表剎莊嚴。
  七寶塔者,代表佛性也。佛性橫遍十方,豎窮三界,莊嚴無比。

以一切華香、瓔珞、幢旛、伎樂,微妙第一,若一劫、若減一劫而供養之。天帝!於意云何,其人植福,寧為多不?」釋提桓因言:「多矣!世尊!彼之福德,若以百千億劫,說不能盡。」佛告天帝:「當知是善男子、善女人,聞是不可思議解脫經典,信解、受持、讀誦、修行,福多於彼。所以者何?諸佛菩提皆從此生,菩提之相不可限量,以是因緣,福不可量。」
  佛性絕對,不可測量,故福亦無量。

佛告天帝:「過去無量阿僧祇劫,時世有佛,號曰藥王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。
  佛十名也。

世界名大莊嚴。
  佛性也,法身淨土也。

劫名莊嚴,佛壽二十小劫,其聲聞僧三十六億那由他,菩薩僧有十二億。天帝!是時有轉輪聖王,名曰寶蓋,七寶具足,主四天下,王有千子,端正勇健,能伏怨敵。爾時,寶蓋與其眷屬,供養藥王如來,施諸所安,至滿五劫。
  五戒也。

過五劫已,告其千子:『汝等亦當如我,以深心供養於佛。』於是千子受父王命,供養藥王如來,復滿五劫。
  十戒也。

一切施安。其王一子,名曰月蓋,獨坐思惟:『寧有供養,殊過此者?』以佛神力,空中有天曰:『善男子,法之供養,勝諸供養。』
  法能使人明心見性,達於絕對,故最勝。

即問:『何謂法之供養?』天曰:『汝可往問藥王如來,當廣為汝說法之供養。』即時,月蓋王子行詣藥王如來,稽首佛足,卻住一面,白佛言:『世尊!諸供養中,法供養勝。云何名為法之供養?』佛言:『善男子!法供養者,說佛所說深經。
  發揮絕對佛性之了義經也。

一切世間,難信難受。
  因為直接表示絕對,故非小根所能領受,如釋迦拈花示眾,惟迦葉破顏,餘皆罔措,說《法華經》,退者三千。

微妙難見,清淨無染。
  佛性雖現一切眾生前,而眾生為無始無明所蔽,故難見。佛性本來清淨,不受薰染。

非但分別思惟之所能得。
  佛性絕對,非腦筋思想所能分別,亦非窮思盡智之所能得。

菩薩法藏所攝,陀羅尼印印之。
  大乘明心見性,度己度人之法也。陀羅尼譯為總持,佛性絕對,總攝一切,故名總持,了義經典,不違絕對,心心相印,如合符契也。

至不退轉,成就六度,善分別義。
  善能分別四乘法相,及眾生種性(姓)。

順菩提法,眾經之上。
  最上乘法,故超越眾經。

入大慈悲,離眾魔事及諸邪見,順因緣法。
  絕對佛性,本無因緣,然為度生破迷,故說因緣法。

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命。
  四相皆非佛性。

空、無相、無作、無起。
  佛性本體如此。

能令眾生,坐於道場而轉法輪。
  明心見性,度眾生也。

諸天龍神、乾闥婆等,所共歎譽。能令眾生入佛法藏,攝諸賢聖一切智慧。
  明白四乘道理。

說眾菩薩所行之道。
  行大乘道。

依於諸法實相之義。
  說法全由自性流出,隨拈一法,不離佛性,如《六祖壇經》宗旨。

明宣無常、苦空、無我、寂滅之法。
  佛性本體雖無生滅,為度迷妄,為說四非常之義。

能救一切毀禁眾生。
  什曰:「小乘法中,五逆罪及犯四重禁,則皆棄而不救。大乘深法,則無不救也。」

諸魔外道及貪著者,能使怖畏。
  唯大乘能摧伏外道邪說。

諸佛賢聖所共稱歎,背生死苦,示涅槃樂,十方三世諸佛所說。若聞如是等經,信解、受持、讀誦,以方便力,為諸眾生分別解說,顯示分明,守護法故,是名法之供養。
  聞大乘經而能悟者,是法之供養。

又於諸法,如說修行。
  聞大乘經已解悟,然尚須如說修行,方能證悟。

隨順十二因緣,離諸邪見,得無生忍,決定無我,無有眾生。
  先明一切相對者,皆由十二因緣而起,十二因緣起於無明,一念無明即腦筋作用,虛妄不實,變化莫測,若能明此,則知我及眾生,皆是虛妄,不為邪見所轉。

而於因緣果報,無違無諍,離諸我所。
  佛性絕對,雖無因果,然未見性時,仍受因果支配,故雖明十二因緣本體空寂,然對無違無諍,不必將一念無明斷滅,明心見性之後,十二因緣變為佛性妙用,自然離我及我所。

依於義,不依語。
  語言文字,皆相對者,不能表達絕對本體。義者,絕對之體也,故修法應依義,不應依語。

依於智,不依識。
  未明心見性時是識,已明心見性則轉識成智,識是一念無明根塵作用,智是佛性妙用,智是真,識是妄,智是絕對者,識是相對者,故應依智,不應依識。

依了義經,不依不了義經。
  發揮絕對者是了義經,未達絕對者是不了義經。

依於法,不依人。
  什曰:「佛言:『我泥洹後,當依止四法,以為大師,所謂四依法也。』明此四法,可依止、可信受也。依於法不依人者,法謂經教也,當依經法,不可以人勝,故背法依人也。法有二種,一文字語言,二義法。莫依語也,義亦有二種,一識所知義,二智所知義。識則唯求虛妄五欲,不求實利,智能求實利,棄五欲,故依智所知義,不依識所知義,為求智所知義,故依智也。智所知義亦有二種,一了義經,二不了義經。不了義經,如佛說殺父母無罪,未分別,是不了義也,若言無明是父,愛是母,生死根本,故名父母,斷其本,則生死盡,故言殺之無罪,既分別,是了義經也。復次,若佛言:『佛是人中第一,涅槃是法中第一。』如是等,皆名了義也,是故當依了義經,莫依不了義經。」

隨順法相,無所入,無所歸。
  一切法皆因緣會合而生,因緣本空,故無所入、無所歸。

無明畢竟滅故,諸行亦畢竟滅,乃至生畢竟滅故,老死亦畢竟滅。
  自無明以至老死十二支體性本空,無生無滅,生滅者,乃腦筋作用也。

作如是觀,十二因緣無有盡相。
  能作如是觀,則十二因緣與佛性絕對本體無異,十二因緣還原為絕對,故無有盡相。

不復起相。
  佛性絕對,無有緣起。

是名最上法之供養。』」
  明心見性,證悟絕對,是最上法之供養。

佛告天帝:「王子月蓋從藥王佛,聞如是法,得柔順忍。
  什曰:「柔謂軟鈍也,於實相法,未能深入,軟智軟信,隨順不違,故名柔順忍也。」

即解寶衣嚴身之具,以供養佛。白佛言:『世尊!如來滅後,我當行法供養,守護正法,願以威神加哀建立,令我得降伏魔怨,修菩薩行。』佛知其深心所念,而記之曰:『汝之末後,守護法城。』天帝!時王子月蓋見法清淨,聞佛授記,以信出家,修習善法,精進不久,得五神通,具菩薩道,得陀羅尼無斷辯才。
  由佛性體上發揮,故辯才無礙,橫說豎說,不離佛性。

於佛滅後,以其所得神通總持辯才之力,滿十小劫,藥王如來所轉法輪,隨而分布。月蓋比丘以守護法,勤行精進,即於此身化百萬億人,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立不退轉,十四那由他人深發聲聞、辟支佛心,無量眾生得生天上。天帝!時王寶蓋豈異人乎?今現得佛,號寶燄如來,其王千子,即賢劫中千佛是也。從迦羅鳩孫馱為始得佛,最後如來,號曰樓至,月蓋比丘,則我身是。如是,天帝!當知此要,以法供養,於諸供養為上為最,第一無比。是故,天帝!當以法之供養,供養於佛。」
  疏曰:「世出世間宇宙萬有,皆是相對者,惟真如佛性是絕對,超越一切,至高至上,欲證絕對,惟有持大乘經,修大乘行,持大乘經而能解悟,是法之供養,修大乘行而能明心見性,證悟絕對,則是最上法之供養,世間供養,皆相對者,惟最上法供養是絕對者,故超越一切,第一無比。」



囑累品第十四

  流通分。

於是佛告彌勒菩薩言:「彌勒!我今以是無量億阿僧祇劫,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,付囑於汝。
什曰:「不付阿難,以其無有神力,不能廣宣,故不付也。維摩非此土菩薩,故不囑也。文殊遊無定方,故不囑。囑彌勒者,以於此成佛故,佛自以神力宣布,欲成彌勒功業故也。」

如是輩經,於佛滅後,末世之中,汝等當以神力,廣宣流布於閻浮提,無令斷絕。所以者何?未來世中,當有善男子、善女人及天龍鬼神、乾闥婆、羅剎等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樂於大法。若使不聞如是等經,則失善利。
  此經全由絕對本體發揮,若不聞此經,或墜相對窠臼中,故失善利。

如此輩人聞是等經,必多信樂,發希有心,當以頂受。隨諸眾生所應得利而為廣說。彌勒!當知菩薩有二相,何謂為二?一者,好於雜句文飾之事,二者,不畏深義,如實能入。若好雜句文飾事者,當知是為新學菩薩;若於如是無染、無著甚深經典,無有恐畏,能入其中,聞已心淨,受持讀誦、如說修行,當知是為久修道行。彌勒!復有二法,名新學者,不能決定於甚深法。何等為二?一者,所未聞深經,聞之驚怖生疑,不能隨順,毀謗不信,而作是言:『我初不聞,從何所來?』二者,若有護持解說如是深經者,不肯親近供養恭敬,或時於中,說其過惡。有此二法,當知是新學菩薩為自毀傷,不能於深法中調伏其心。彌勒!復有二法,菩薩雖信解深法,猶自毀傷,而不能得無生法忍。何等為二?一者,輕慢新學菩薩而不教誨。二者,雖信解深法而取相分別,是為二法。」
  雖解悟而未證悟,故取相分別,未見性也。

彌勒菩薩聞說是已,白佛言:「世尊!未曾有也。如佛所說,我當遠離如斯之惡,奉持如來無數阿僧祗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。若未來世。善男子、善女人求大乘者,當令手得如是等經,與其念力。使受持、讀誦、為他廣說。世尊!若後末世,有能受持、讀誦、為他說者,當知是彌勒神力之所建立。」佛言:「善哉!善哉!彌勒!如汝所說,佛助爾喜。」
於是一切菩薩合掌白佛:「我等亦於如來滅後,十方國土,廣宣流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,復當開導諸說法者,令得是經。」爾時,四天王白佛言:「世尊!在在處處,城邑、聚落、山林、曠野有是經卷,讀誦解說者,我當率諸官屬,為聽法故,往詣其所,擁護其人,面百由旬,令無伺求,得其便者。」是時,佛告阿難:「受持是經,廣宣流布。」阿難言:「唯,我已受持要者。世尊!當何名斯經?」佛言:「阿難!是經名為維摩詰所說,亦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,如是受持。」佛說是經已,長者維摩詰、文殊師利、舍利弗、阿難等,及諸天人阿修羅,一切大眾,聞佛所說,皆大歡喜,信受奉行。

網頁設計 由 WOW網頁設計公司提供